[干货].扬大水稻机械化栽培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
中国科技—科技北京1月8日电(过国忠 通讯员虞璐)1月8日,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。由扬州大学农学院张洪程院士领衔完成的项目“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”,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据了解:水稻机械化栽培,是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大课题。针对我国南方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普遍存在“苗小质弱与大田早生快发不协调、个体与群体关系不协调、前中后期生育不协调”,导致产量、品质不高不稳与多熟季节矛盾加剧的突出难题,张洪程院士团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、安徽省农业科学院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、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组成攻关协作组,砥砺研究十余年,终取得突破性重要创新成果。
据悉,该项目创建了机插毯苗、钵苗两套“三控”育秧新技术;阐明了毯苗、钵苗机插水稻生长发育与高产优质形成规律,创立了“三协调”高产优质栽培途径及生育诊断指标体系;同时以上述关键技术的突破性创新为主体,创建了毯苗、钵苗机插水稻“三协调”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新模式,集成应用了适应不同稻区的毯苗、钵苗机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,在各地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。
该项目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件、实用新型专利14件,开发应用1套水稻精确机插栽培决策系统,编著出版著作3本,制定地方标准16个、技术挂图2幅,发表论文100余篇。技术成果先后被农业部与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江西等省列为主推技术,引领了我国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发展,促进了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与生产水平的提升,成果整体达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。
“我们经过多年实验和创新,不仅有效缓解了多熟制茬口矛盾,有效提高了水稻机插栽培的适应性及精准性,在南方水稻主产区集成的本土化栽培模式都展示出显著的增产潜力。”张洪程院士说。
据介绍:该项目经过多年、多地验证和示范应用,成果相继在苏、皖、鄂、赣等地大面积示范推广,取得显著的经济、生态、社会效益,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。其中年苏、皖、鄂、赣累计应用8952.7万亩,新增稻谷335.1万吨,增收97.6亿元,节本17.3亿元,累计新增效益114.9亿元。
- 上一篇:山重建机召开2012年年终述职会议
- 下一篇:[干货].专业回收变压器公司
- 2023-02-02海外并购审批程序放宽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受益【新闻&资讯】
- 2023-02-02荷兰光刻机阿斯麦ASMLCEO彼得维尼克看好对中国的出口【新闻&资讯】
- 2023-02-02东风风行T5L将于本月月底上市搭载16T发动机【新闻&资讯】
- 2023-02-02锅炉除尘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【新闻&资讯】
- 2023-02-02出口退税率提高惠及四川半数机电产品我的钢铁【新闻&资讯】
- 2023-02-02华东重机在集装箱装卸设备市场优势突出【新闻&资讯】
- 2023-02-02合众新能源15家哪吒中心同时开业【新闻&资讯】
- 2023-02-02MVR蒸发器工艺工作原理及特点图文详解一【新闻&资讯】
- 2023-02-02推荐&hred开发机器人智能以响应语音命令
- 2023-02-02推荐&2019中国义乌五金博览会开幕金华创天等一千多家企业参加